山西民歌,于堯天舜日之時就有傳錄的,如《擊壤歌》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鑿井而飲,耕田而食,帝力于我何有哉”;《南風歌》:“南風之熏兮,可以解吾民之慍兮!南風之時兮,可以阜吾民之財兮!”《詩三百》中所收集的《魏風》、《唐風》共十九篇,大部分采自山西。山西一百多個縣,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民歌。據有關方面統計,現在已經收集起來的民歌達兩萬余首。
山西各地民歌品種繁多,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:一、山歌;二、號子;三、小調;四、套曲。
山西的山歌有“山曲”、“開花調”、“卷席片”(也叫“爛席片”)等因地而異不同名稱。“山曲”主要分布在晉西北高原或者稱西山(呂梁山)地區,其中以“河曲山曲”最為出色。“開花調”是流行在太行山區(或稱東山區)的一種山歌形式。主要分布于左權、和順、武鄉、襄垣各縣。其中以“左權開花調”最為出色。“卷席片”(爛席片)是五臺縣、定襄縣、忻縣、原平縣一帶對山歌的叫法。其含意是信口即唱無所拘束,如陜北人稱山歌為“信天游”內蒙叫“爬山調”一樣。
山西的號子主要有兩大類:一類是夯硪號子,其中又分為“打夯號子”和“打硪號子”兩種;#p#分頁標題#e#二是黃河船工們唱的船工號子。主要分布在黃河沿岸的河曲、河津、芮城等縣。船工號子中又根據不同情況的勞動,分為“撥船號子”、“行船號子”、“拉篷號子”、“爬山虎號子”、“推船號子”等。
山西小調的體裁形式是豐富多彩的,有優美秀麗的抒情歌,如《繡荷包》、《繡花燈》、《茉莉花》、《十樣景》等;也有輕松愉快表現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,如《盧狗親上壽
山西各地民歌品種繁多,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:一、山歌;二、號子;三、小調;四、套曲。
山西的山歌有“山曲”、“開花調”、“卷席片”(也叫“爛席片”)等因地而異不同名稱。“山曲”主要分布在晉西北高原或者稱西山(呂梁山)地區,其中以“河曲山曲”最為出色。“開花調”是流行在太行山區(或稱東山區)的一種山歌形式。主要分布于左權、和順、武鄉、襄垣各縣。其中以“左權開花調”最為出色。“卷席片”(爛席片)是五臺縣、定襄縣、忻縣、原平縣一帶對山歌的叫法。其含意是信口即唱無所拘束,如陜北人稱山歌為“信天游”內蒙叫“爬山調”一樣。
山西的號子主要有兩大類:一類是夯硪號子,其中又分為“打夯號子”和“打硪號子”兩種;#p#分頁標題#e#二是黃河船工們唱的船工號子。主要分布在黃河沿岸的河曲、河津、芮城等縣。船工號子中又根據不同情況的勞動,分為“撥船號子”、“行船號子”、“拉篷號子”、“爬山虎號子”、“推船號子”等。
山西小調的體裁形式是豐富多彩的,有優美秀麗的抒情歌,如《繡荷包》、《繡花燈》、《茉莉花》、《十樣景》等;也有輕松愉快表現日常家庭生活的俚俗小曲,如《盧狗親上壽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發布者:實習編輯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grimal2.com/yinlebaike/3921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