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飾音,如倚音、顫音、波音、回音等,是美化活躍旋律的小音符,在器樂演奏中擁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。
很多演奏者對裝飾音常常有這樣的疑問,就是它包不包括在拍子內,或者它占不占被裝飾音符的時值。
先可以肯定地說,它包括在拍子內,占用被裝飾音符的時值,要不然它跟前后旋律的拍子豈不亂了套了。
其實,這個問題不是占不占用拍子的問題,而是裝飾音是否演奏在拍子點上。
一般來說,裝飾音可以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,也可以在拍子(拍點)之前(之后)演奏。之后是指位于音符之后的裝飾音。而十九
那么,什么情況下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,什么情況下又不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呢?
首要一條原則:根據不同時代的樂曲(主要指古典時代的外國樂曲),和不同作曲家的作品,以及作曲家本人的愿望來決定其演奏方式。例如巴洛克時代(十七、十八世紀)的音樂,裝飾音都要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,而十九、二十世紀的外國作品,一般都在拍子(拍點)之前(后)演奏。這樣顯得比較正統,也符合音樂時代特征。
不過,有時演奏家(者)的即興演奏或即興發揮,常常是隨意和自由的,既可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,也可不在拍子(拍點)上演奏。至于你,當然一切悉聽尊便。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發布者:實習編輯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grimal2.com/yishizatan/331014.html